2022洞悉创新生态全景圆桌会议
活动通过中关村易创平台及视频号、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德钧科技服务平台视频号、亿欧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近万人。
科技服务业促中小企业发展,未来可期
童有好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企业的创新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持,我们要做好“抓大促小”,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发展。
资源、资本及人才,赋能科创生态
“以创新创业主体为中心,与创新创业主体共成长”,赵宏锦分享了股东单位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创新发展理念和业务布局,并表示中关村科服目前围绕共性技术、综合科技、数字信息、创新社区等主要服务内容,全力构建全周期、管家式、一站式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生态。
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宏锦
他介绍,中关村科服公司通过资源、资本及人才等方式赋能推动双创主体的发展。在资源赋能方面,中关村科服搭建了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汇聚集团体系服务资源、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链接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打造优质服务产品。公司已经梳理350项科技服务产品,将在中关村易创平台上线;公司建设运营的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和资源渠道,让双创主体通过互联网方式享受更便捷的服务。在资本赋能方面,集团体系内共参与设立包括母基金、直投基金等共150+支基金,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体系,为双创主体提供“耐心资本”;中关村科服设立生态雨林投资基金,将投资优质科技服务机构,来推动行业的发展,让中小企业享受更优质、更优惠的服务。
在人才赋能方面,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在企业服务、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公司运营的金种子管家服务中心拥有百余名管家人才,一对一精准链接、服务企业;公司目前正推动打造中关村科技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将让政府部门、企业更方便、更准确地找到更合适的人才。
作为高校院所的嘉宾代表,朱承亮重点就“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进行分享,他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创新政策体系、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他认为,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主体、科技决策的主体、科技管理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国家把中小企业打造成重要的创新源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为国家战略科技贡献力量。但由于疫情影响,一系列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共融共通难以维持。再加上大部分创新人才资源、实验室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无法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导致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率低,科技成果转化难。企业想要提升创新能力,依然任重道远,唯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坚实技术基础,加强创新建设,才能走的更远更长久。
从事企业服务一线的赵旭表示,企业科技创新最基础的评价标准是其研发的技术或产品能不能被社会接受,能不能形成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这是最基本的考虑。

他建议,科技企业成长阶段就能够评估其科创属性现状,确认薄弱环节,围绕核心产品和技术挖掘创新点,有规划的实现创新持续输出,并通过系统搭建各级科创类资质体系,展现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力和治理先进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他同时呼吁,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除了基础创新之外,可以通过创新机制或联盟机制,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上帮助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疫情影响虽然很大,但凡事预则立,强化科创属性,运用科技创新打造科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科创属性成为科创企业最强有力的盾牌。